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本科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3年版)
专业介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复合型专业,南京农业大学的本专业旨在以信息管理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为依托,以文本信息处理和大数据信息分析为支撑,以科学的信息搜集、存储、组织、检索、挖掘和提供利用为主线,结合农业信息化需求,培养政府、企业及涉农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所需的人才。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前身为于1986年正式招生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信息专业,是国内农林院校中第一个图书情报本科专业。1998年开始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资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85.71%,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8名,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0.95%。该专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立了以汉字信息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生社团“南京农业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学社”;建有文献检索实验室、信息组织实验室、领域知识分析与挖掘实验室;并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南京图书馆、南京超星数图公司、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管理行业的专业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学生联合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面向系统应用,结合社会需求,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适应信息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数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造性,善于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信息管理的实际问题,具备大数据信息处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评价能力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到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各类信息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分析、咨询、教育等服务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传递,具备独立进行目标定向、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素质。具有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相关领域发展最新动向的能力;信息系统建设及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听、说、写、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12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要求1:数据采集与分析。掌握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的专业知识,数量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编程知识,并得到相关的训练与实践,具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的初步能力。
- 要求2:信息检索与获取。掌握信息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和传播各类知识和信息的基本能力。
- 要求3:信息组织与知识挖掘。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信息组织和知识挖掘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信息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 要求4: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了解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所面对的用户的真正需求,并能够设计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方便用户快捷的获取相关信息。
- 要求5: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程序语言设计、网站建设、系统设计、系统维护的基本能力,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开发工作。
- 要求6:IT与交流。具备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常见的电子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能力。掌握常见的口头、书写和展示等交流技能和技巧,能够做到与个人和群组进行有效沟通。
- 要求7: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到本专业的研究问题之中,具体包括文献综述的撰写、定量与定量实证研究方法的利用流程、研究结果分析、毕业论文与常见研究报告的撰写、文献引用规范等。
- 要求8:综合掌握人文与社科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从宏观的视角把握信息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要求9:领导协作与职业规范。熟悉管理学和战略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与团队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来实现有效的领导。掌握领导技能、战略思考和评估技能和与决策者一起工作的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资源的具体实践工作中理解并遵守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要求10:国际交流。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 要求111):终身学习。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现矩阵:
课程类别/名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通识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2) | L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L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L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L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L | ||||||||||
形势与政策# | H | L | ||||||||||
四史类 | H | L | ||||||||||
综合英语类 | H | L | ||||||||||
计算机导论 | L | L | ||||||||||
计算机导论实验 | L | L | ||||||||||
微积分IB、IIB | H | |||||||||||
线性代数A | H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
体育类 | L | |||||||||||
军事理论 | L | |||||||||||
军事技能训练 | L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H | L | ||||||||||
专业课程 | 学科导论 | M | M | M | M | L | M | M | M | L | L | L |
信息资源管理 | M | M | H | M | M | M | L | L | ||||
科技文献检索 | H | H | M | M | H | H | H | L | ||||
科技文献检索实践# | H | H | M | M | H | H | H | L | ||||
数据结构 | H | H | L | |||||||||
数据结构实验# | H | H | L | |||||||||
C程序设计III | H | H | L | |||||||||
C程序设计实验III# | H | H | L | |||||||||
信息分析与预测* | M | M | M | M | M | M | L | L | ||||
数据库系统 | M | H | H | L | ||||||||
数据库系统实验# | M | H | H | L | ||||||||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 | M | H | M | H | L | L | ||||||
数据挖掘与管理决策 | M | M | M | H | L | L | ||||||
信息组织 | H | M | L | L | ||||||||
信息组织实践# | H | M | L | L | ||||||||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 H | L |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M | H | M | L | ||||||||
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 | M | H | M | H | L | |||||||
信息检索系统 | H | H | M | L | ||||||||
信息检索系统实践* | H | H | M | L | ||||||||
数据标注方法与实践# | M | M | L | |||||||||
科技查新# | H | H | H | L | L | M | M | H | L | |||
科研基础训练# | H | H | H | L | M | M | H | H | L | |||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 M | M | M | M | M | M | M | M | L | L | L | |
专业实践# | H | H | H | M | M | M | H | M | L | L | L | |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 H | H | H | M | M | M | H | M | L | M | L | |
素质拓展课程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M |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M | |||||||||||
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 M |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M | |||||||||||
大学生美育实践 | M | |||||||||||
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ACCS) | M | |||||||||||
耕读教育理论 | M | M | M | L |
培养特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信息的获取、组织、分析、有效利用等为主导方向,侧重于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核心原理与实用知识的传授,兼顾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与信息系统技术应用。重视实际应用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观念,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1.主干学科:
信息资源管理
2.交叉学科:
(1)围绕学科的理论体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电子商务等管理学门类下的相关学科,可为主干学科的理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2)围绕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信息技术同类学科可为主干学科提供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数智赋能主干学科;(3)面向学科的研究场景,农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等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群皆可为主干学科研究实践提供场景。
主要课程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导论、科技文献检索、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实验、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结构、信息组织、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数据挖掘与管理决策等。
集中实践环节
数据结构实验、科技查新、科研基础训练、数据库系统实验、信息检索系统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课程框架与学分要求
略。
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略。
教学计划表
略。
信息资源管理(2023年版)
专业介绍
信息资源管理是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信息资源及其价值实现规律的科学。南京农业大学的本专业以培养政府、企业及涉农领域的信息资源内容管理人才为目标,旨在结合涉农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场景,侧重强化学生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分析与开发利用能力。南京农业大学1984年获批设置图书情报系并开办农业信息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国内农林院校中第一个开办图书情报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现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文与社会计算研究中心”。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85.71%,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8名,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0.95%。教育部图书馆学教指委委员 1名、3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 高层次培养人才工程”、1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1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7 人入选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新秀”。
培养目标
面向资源管理,结合社会需求,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适应信息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数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系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造性,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与服务应用的知识与技能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图书馆、情报所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规划与建设、情报分析、决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系统掌握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具备独立进行目标定向、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素质。具有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相关领域发展最新动向的能力;能够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听、说、写、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要求1:信息资源采集。能够借助相关信息资源采集策略,遵循信息资源采集原则,运用社会调查、检索系统、网络爬虫等信息采集方法和工具进行信息资源采集。
- 要求2:信息资源检索与获取。掌握信息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和传播各类信息资源的基本能力。
- 要求3: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能够运用各类知识组织系统、元数据、关联数据、知识图谱等相关技术和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
- 要求4:信息资源分析。能够运用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文本数据分析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
- 要求5:信息资源服务。能够运用信息用户研究、信息咨询与服务、阅读行为与阅读推广、市场信息分析与服务、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等知识与方法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集成服务。
- 要求6:科学研究。掌握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研究基本技能与素养,并能将其应用到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问题之中,具体包括文献综述的撰写、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利用流程、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毕业论文与常见研究报告的撰写、文献引用规范等。
- 要求7:人文社科知识。了解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够从宏观的视角把握信息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要求8:领导协作与职业规范。熟悉管理学和战略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与团队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来实现有效的领导。掌握领导技能、战略思考和评估技能和与决策者一起工作的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资源的具体实践工作中理解并遵守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要求9:国际交流。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 要求10:终身学习。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现矩阵:
课程类别/名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通识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L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L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L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L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L | |||||||||
形势与政策# | H | L | |||||||||
四史类 | H | L | |||||||||
综合英语类 | H | L | |||||||||
计算机导论 | L | L | |||||||||
计算机导论实验 | L | L | |||||||||
微积分IB、IIB | H | ||||||||||
线性代数A | H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
体育类 | L | ||||||||||
军事理论 | L | ||||||||||
军事技能训练 | L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H | L | |||||||||
专业课程 | 学科导论 | M | M | M | M | M | M | M | L | L | L |
信息资源管理 | M | M | H | M | M | M | M | L | L | ||
科技文献检索 | H | H | M | H | H | H | H | L | |||
科技文献检索实践# | H | H | M | H | H | H | H | L | |||
数据结构 | H | L | |||||||||
数据结构实验# | H | L | |||||||||
C程序设计III | H | L | |||||||||
C程序设计实验III# | H | L | |||||||||
信息服务与用户 | M | H | M | H | L | ||||||
信息调查方法* | H | H | M | M | H | H | L | L | |||
数据库系统 | M | H | L | ||||||||
数据库系统实验# | M | H | L | ||||||||
信息组织 | H | M | L | L | |||||||
信息组织实践# | H | M | L | L | |||||||
情报语言学 | M | M | H | M | L | ||||||
用户行为模型设计* | H | H | M | M | L | ||||||
数据管理 | M | M | H | H | M | M | M | L | L | ||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 | M | M | M | M | H | M | M | M | L | ||
信息资源建设* | H | M | M | M | M | M | M | L | L | ||
信息检索系统 | H | H | M | H | L | ||||||
信息检索系统实践* | H | H | M | H | L | ||||||
信息计量学 | M | M | M | M | M | M | L | H | L | ||
数据标注方法与实践# | M | H | M | L | |||||||
科技查新# | H | H | H | H | M | M | M | H | L | ||
科研基础训练# | H | H | H | H | M | H | H | L | |||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 M | M | M | M | M | M | M | L | L | L | |
专业实践# | H | H | H | H | H | H | M | L | L | L | |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 H | H | H | H | H | H | M | L | M | L | |
素质拓展课程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M |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M | ||||||||||
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 M |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M | ||||||||||
大学生美育实践 | M | ||||||||||
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ACCS) | M | ||||||||||
耕读教育理论 | M | M | M | L |
培养特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结合涉农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场景,以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等为主导方向,侧重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原理与实用知识的传授,兼顾数据科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观念。培养能从信息资源的视角分析农业等领域的社会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拥有敏锐感知信息资源及其管理工作发展动向的基本能力,致力于推动涉农领域信息资源战略价值实现的社会复合交叉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1.主干学科:
信息资源管理
2.交叉学科:
(1)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处于同一位阶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等同属管理学门类下的相关学科;(2)在技术关联与技术供给上,存在以计算机科学与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类共同输出的同类学科;(3)在数字人文、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存在以文学、历史学为代表的、以问题领域为共同指向的人文学科群;(4)在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存在“供给—应用”的紧密耦合关系的关联学科。
主干课程
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实验、科技文献检索、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与用户、数据结构、信息调查方法、数据库系统、情报语言学、用户行为模型设计、数据管理、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计量学、信息检索系统等。
集中实践环节
数据结构实验、科技查新、科研基础训练#、数据库系统实验、信息检索系统实践、专业实践、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课程框架与学分要求
略。
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略。
教学计划表
略。